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解决家长假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有意义的暑假,四平市教育局积极开展暑假托管服务工作,全市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暑假托管,覆盖5个县(市)区,本着自愿原则,共1.5万余名学生参加托管服务。
一、“上下学期+寒暑两假”,托底假期学生有去处
成立假期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托管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在两区率先开展寒假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将课后服务延伸到寒暑两假。召开全市暑假托管工作调度推进会,凝聚共识、强化担当、压实责任,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求学生参与率。各地各校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从组织实施、托管方式、活动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校内托管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确保有需求学生暑假“托”有所得、“管”有所获。
二、“作业辅导+社团活动”,升级假期托管2.0版
全面升级托管服务内容和质量,在课后服务“1+N”模式基础上,各地各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提供多元化托管服务,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多维度活动板块,形成“一县一案”“一校一品”。双辽市第一小学以“基础+特色+兴趣”的主体课程贯穿始终,施行“5+2”特色托管模式(每周5项特色服务+每天不少于2课时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运动中锻炼体魄。铁西区迎宾街小学推行“静态看护+动态社团”模式,将静态看护(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和动态社团(特色社团+主题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校保质保量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四平市第三中学创新开展“1+2+N”托管服务模式,即夯实基础(暑假作业辅导答疑)+能力提升(书法+课外阅读指导)+多维度素质提升(奇趣数学、声乐演唱、书法练习、跳绳训练等特色社团活动),暑假期间,该校“羽之翼”合唱团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少年组金奖。
三、“校内托管+校外实践”,促进五育并举齐发展
在寒假“基础托管+素质教育”试点经验基础上,挖掘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四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作用,采取“校内托管+校外实践”模式,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同学们在“红色传承 美丽四平——民俗文化研学行”中追寻红色足迹,感受乡土文化,增加爱国情怀;在“白山松水 大美吉林——农业实践研学行”中亲近自然、体会农耕种植,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白山松水 大美吉林——科技实践研学行”中,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实践,增长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花样百出”的校内社团活动与校外研学实践、志愿体验等活动,让“无处安放”的暑假成为孩子们多元成长的乐园。
四、“膳食保障+安全保障”,全方位护航暑期托管
为确保学生在校托管期间能够学好玩好吃好,各学校在充分征求家长和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在食品安全与营养膳食下功夫,全力保障原材料安全健康、科学配餐,让有午餐需求的学生吃得更好、吃得更香。详细制定暑期托管服务安全管理方案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教学、消防等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安全使用、防患于未然。专门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时刻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托管期间,各学校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要求,做好测温、消毒等工作,全方位为假期托管服务保驾护航。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四平市教育局丰富多彩的暑假托管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双减”工作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被教育部推广。下一步,四平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举措,开拓思维和视野,有效提高托管服务质量,将假期托管服务努力打造成让家长放心、学生快乐、教师自豪、社会满意的幸福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