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省直

县(区)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教育动态

四平市教育局:提升中小学生法律素养夯法治实依国发展基石

四平市教育局   2025-07-03 21:52:00   来源:市教育局政策法规调研科

  四平市教育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八五”普法规划,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法治课程开设率、法治副校长聘任率、普法活动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市有20所中小学被评为吉林省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其中四平第一高级中学被评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 

  丰富载体,打造法治教育“多维课堂”。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总课时开设比例为7.3%(国家标准6%-8%),高中思想政治课108课时,中职学校思想道德与法律课72课时,均达到国家标准。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配备专任教师1302人,满足全市中小学教学需求,确保课堂成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每年定期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专题法治教育活动,各地各校通过模拟法庭、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法治情景剧、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让中小学生化身小小讲法人,从被动接受宣讲教育,变为主动参与学法、普法。依托互联网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去年全市有43436名中小学生获得“宪法卫士”荣誉称号。在市教育局官网和官方公众号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政策法规”“依法治教”“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专栏10余个,发布专题文章近百篇,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总浏览量超10万次。 

  精准施策破解法治教育“痛点难点”。关注特殊群体法治需求。实施“薰衣草”行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低龄寄宿学生、特殊家庭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成长档案1.2万余份,对有心理健康问题趋向的及时干预疏导,会同各校法治副校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深化家校协同。针对家庭教育中法律素养缺位问题,我市先后举办四平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论坛和四平市中小学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成立四平市家长大学和346所家长学校家校共育“环岛”效应逐步形成。开发教学资源。为解决乡镇地区学校信息相对闭塞,法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市教育局会同市检察院根据全市中小学法治课程设置安排,针对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设计录制了《法治微课堂》,共6节课,每节课5-6分钟,就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抵制毒品、防范电信诈骗等社会热点,通过案例讲解和法律知识剖析,提高中小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依法自我保护能力,全市13.6万名中小学生在法治课上收看学习。 

  部门协同,实现法治教育“提质增效”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共同制定印发了《四平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制度》,全市中小学校共计聘任法治副校长432人次,实现中心校以上全覆盖。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校园,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年均开展活动800余场,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基地作用。全市教育系统建有法治教育基地4个,实现市区和县域全覆盖,年均接待学生2万人次,通过实景搭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知识问答等互动方式,丰富青少年普法途径和形式,引导学生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开展法治教育实践。积极开展“法润四平”校园法治文化创作大赛、“与法同行 护苗成长”法治夏令营、“青春心向党 普法我先行”主题普法活动“检教同行”“以案说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市、县两级公、检、法部门都能邀请中小学生深入机关参观学习,通过讲解法定职责、参观审判庭、羁押室等场所、观看情景短剧、“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切实感受司法的威严,建立具象法律观,突破课堂的局限,实现法治教育“知行合一”。 

(初审:裴静 杜微 复审:郭旋 终审:韩晶)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