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市委教育工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新时代红烛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四平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筑牢红色根基
3次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高位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教师减负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600余名基层党务工作者通过专题培训、网络培训得到教育提高。深入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化体系(BTX)建设,51个党支部联系点全部实现转化提升。出台《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办法》等3项制度,持续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深入推进“三早育苗”,市第一高级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省青年党校示范校。广泛开展“红色引领、思想铸魂”系列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培本固基。
强化思想引领 传承红色精神
各级党组织累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22个、专题读书班110个、专题学习47次、主题党日23次、专题党课34节,成功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20余次,在全市教育系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组织10余次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线上学习活动。7名思政课教师分获省“精彩一课”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40余所学校近2万名中小学生通过40期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接受教育。直属154名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累计下沉社区2165人次,“红烛志愿者·教育先锋抗疫服务队”被评为“四平市优秀青年集体”。99公益日活动中,党员干部累计捐款10万余元,被省慈善总会评为优秀组织奖。
强化使命引领 办好实事好事
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制定实事项目1100余个。推动28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优化市区中考志愿设置,市直普通高中报考志愿由2个增加至3个。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年中、高考等大型考试、实现零事故、零舆情、零疫情,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精准发放各项教育资助资金2174.26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5万人次,全市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5所中职学校、14个专业、835名学生参与教育部15个1+X证书制度试点。221名特殊教育学生伙食费标准得以提高。354名农村特岗教师签约上岗,326.69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全额发放。1.18万名义务教育教师补差工资全部发放到位,“一校一策”“年算月补”的经验做法得到副省长安立佳的高度评价。
强化示范引领 再塑教育风骨
转作风树新风,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10名基层教师荣获“四平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称号;310名基层教师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市第一高级中学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局驻张家街村第一书记李洪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艳玲等2人荣获省级“两优一先”;市教育局机关党委等3个基层党组织、张革等4人荣获市级“两优一先”。深入开展“五机制五评价”“五化五覆盖”和“学党史、提境界、树师德、转作风”活动,运用“五化”工作法,健全完善教师队伍、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全面提升行风建设质量,依规依纪查处在职教师5人、学校3所、机构1个、追责7人。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市委教育工委将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实干书写忠诚,以有为铸就担当,奋力谱写人民满意教育新篇章!